【每日經濟新聞】 1月13日消息,2014年全年,我國原油進口量為3.1億噸,增長9.5%,其中12月的進口量為3037萬噸(約為717萬桶/日),雖然低于此前媒體預測的超過3100萬噸,不過這一數據仍創下了記錄,超過了2014年1月份的最高數值2815萬噸,創下2005年有記錄以來新高。
當日,海關總署還公布了2014年12月對應的進口金額為1060億元人民幣,換算為美元和桶以后,進口均價約為76.8美元/桶(按人民幣兌美元匯率6.2,桶噸比7.3計算),和2013年相比,原油進口平均價格下跌6.1%。
當前,國際原油價格跌跌不休,尤其是自2014年11月底OPEC決定不減產以來,油價跌勢幾乎勢不可擋,1月13日,布油跌破47美元/桶,美油逼近45美元/桶。而沙特以及部分OPEC巨頭絲毫沒有改變立場的跡象。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抄底是一種誤解,2014年12月份的進口高位不可持續,預計今年1、2月份將有所回落。
每年進口將近3億噸
本周一(1月12日),布倫特石油再次創下了單日跌幅。ICE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2.68美元,跌幅達到5.35%,報47.43美元/桶,創2009年3月份以來最低收盤位,雙雙刷新近6年低位——這是近12個工作日,布油第十次下跌。
從2014年6月下旬開始,國際油價不斷暴跌,尤其是自11月底OPEC決定不減產以來,油價跌勢幾乎勢不可擋,紐約和布倫特油價2014年全年跌幅分別高達46%和48%。
到了1月13下午,布倫特原油跌破46美元/桶,刷新2009年4月來新低;稍早前WTI原油跌破45美元/桶,也刷新2009年4月來新低。而沙特以及部分OPEC巨頭絲毫沒有改變立場的跡象。
國際油價的下跌,對于石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的我國來說無疑是儲油好時機。我國每年進口將近3億噸原油,油價降低直接意味著外匯支出減少。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14年我國共計進口原油3.0838億噸,比2013年同期增長了9.5%。不過,2014年我國進口石油金額為1.4萬億元人民幣,僅比2013年增長2.5%,原油進口平均價格下跌6.1%。
“油價下跌當然是我們進口石油的機會?!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際油價的未來走勢難以預測,即使繼續走低,我國現在也應該增加石油進口。
據測算,根據我國國內石油產出、進口和商業庫存數據,再對比煉廠需求,可判斷我國2014年為戰略石油儲備而額外進口的原油高達1.24億桶,這是2013年我國為戰略儲備補充的6100萬桶的兩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