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了“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適度增長,且增幅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但各子行業分化明顯,與房地產、鋼鐵、煤炭等投資相關的行業產品增勢低迷,需求趨緩,增速逐月下行。
盡管困難重重,機械行業也有新的亮點,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出現積極變化。綜合分析,2014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基本穩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表示,機械行業要有增長速度繼續下行的思想準備,同時也要有信心繼續實現中速增長并穩中有“進”。
A、數據:
實現了“穩增長” 主要指標高于工業平均水平
2014年機械工業基本實現了“穩增長”。去年全年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偏緊,機械工業上半年增勢較好,但下半年增速開始逐月遞減。總體看全行業基本實現了溫和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高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70%左右的產品產量保持同比增長的態勢。
2014年1~11月累計,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低于上年同期(10.7%)0.4個百分點;高出同期全國工業(8.3%)平均增幅2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93萬億元,同比增長9.65%,略低于上年同期(13.46%)3.8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7.25%)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4%,低于上年同期(15.68%)4.4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5.31%)平均水平5.93個百分點。實現稅金總額7266億元,同比增長9.34%,低于上年同期(19.6%)10.2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工業(7.27%)平均水平2.07個百分點。
在外貿進出口方面,1~11月機械工業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6578億美元,同比增長7.9%,比上年同期(2.94%)提高4.9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外貿(3.4%)4.5個百分點;其中進口2936億美元,同比增長8.04%,比上年同期(-0.33%)提高8.3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外貿(0.8%)7.57個百分點;出口3642億美元,同比增長7.79%,較上年同期(5.73%)增速提高2.0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外貿(5.7%)2.09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705.8億美元,占全國外貿順差的21.23%。
去年1~11月,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64種主要產品產量中,45種保持增長,占比70.3%,同比下降的產品19種,占比29.7%。具有代表性的產品有:發電設備1~11月累計產量已完成1.37億千瓦,同比增長9.2%,預計全年將達1.4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汽車1~11月產銷量雙雙超過210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21%、6.14%,全年將超2300萬輛。金切機床1~11月累計產量81萬臺,同比增長6.34%,其中數控機床產量23.5萬臺,同比增長16.87%,增速遠高于全切機床。大中型拖拉機1~11月累計生產59.5萬臺。
B、運行特征:
承壓運行機械工業各子行業分化明顯 行業增速逐月放緩
行業增速逐月放緩
受宏觀經濟數據偏冷影響,機械工業經濟增長的難度亦加大。去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3%,三季度增長率創下了近22個季度的新低。1~11月工業增加值(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增長8.3%,11月份當月增長7.2%,分別比1~10月回落0.3、0.5個百分點,繼續下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11個月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5.8%,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了4.1個百分點。在價格數據方面,CPI一直處于低位,11月CPI同比上漲1.4%,重回“1”時代。PPI已經連續20多個月處于負增長區間。在用電量方面,11月增速只有3.3%。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看,11月僅為50.8%。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經濟下行的趨勢。
受宏觀需求疲軟影響,去年1~11月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回落。機械工業增加值累計增幅逐月放緩。1~11月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受通用、專用設備行業增速回落影響,全行業的增速繼續放緩。1~11月機械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長10.3%,比1~10月回落0.3個百分點。11月當月增長7.5%,比10月的9.1%回落1.6個百分點。機械工業各主要分行業除汽車制造業外,前11個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小幅回落。
子行業、產品間分化加劇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64種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去年1~11月產量實現同比增長的有45種,占比為70.31%,產量同比下降的產品19種,占比為29.69%。具體看:
汽車產銷同比繼續小幅增長,其中乘用車保持增長,商用車繼續回落。1~11月汽車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14%,比一季度回落4.7個百分點,1~11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6.58%,比一季度回落12.78個百分點,利潤回落的幅度大于產銷。
發電設備行業產量同比有所增長,但效益大幅下滑。其中,風力和光伏發電設備產量增幅均明顯回升,火電設備也有所增長,但燃氣輪機產量下降較大(-30.77%)。高壓輸變電行業形勢不如預期。交流電動機、工業電爐、電焊機等保持增長。
回落幅度較大的機床行業因為上年基數低,2014年產量已轉降為升,1~11月金切機床同比增長6.34%,其中數控機床增長16.87%,高于金切機床增速10.53個百分點。
一些量大面廣或與國家產業政策、環境保護、改善民生等相關的產品繼續保持增長。如:壓實機械、儀器儀表、風機、氣體分離及液化設備、環保設備、電動叉車、包裝專用設備、風電設備、海上石油裝備、分析儀器、光學儀器等產量保持增長,但總體增速不高。1~11月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制造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4.6%,風能原動設備制造行業利潤同比增長37.06%。
與房地產、鋼鐵、煤炭等投資相關的行業產品增勢仍低迷,1~11月工程機械的代表性產品挖掘機和裝載機當月與累計產量增幅均仍為同比下降。重型機械產品中的金屬冶煉設備、金屬軋制設備產量均仍為同比下降,分別下降2.43%和13.18%。在利潤增長中,重型機械行業的起重機制造同比下降3.29%,冶金專用設備制造同比下降92.61%。
多年持續快速增長的大中型拖拉機,受市場需求放緩的影響全面下滑。2014年以來大中型拖拉機雖然年初形勢尚可,之后產量逐月下行。1~11月累計大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增長7.1%,當月增長28.44%,擺脫了去年以來連續負增長的趨勢,中小型拖拉機產量仍負增長(分別為-7.85%、-13.52%)。1~11月拖拉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05%,利潤同比下降23.88%。玉米收獲機械大幅增長40.86%,收獲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蔡惟慈認為,在艱巨的升級過程中,行業分化必將日益加?。阂皇菣C械工業內不同子行業間的分化加劇,二是同一行業內不同企業間的分化加劇。他同時表示,只要堅持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中國機械工業的前途就無需擔心。
C、問 題:
需求仍顯不足 價格延續低迷態勢
受需求不足的影響,機械產品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去年行業總體價格水平延續了上年的低迷態勢,但價格指數持續下降的趨勢有所改善,1月份累計價格指數為98.7%,10、11月份累計價格指數為99.06%,但總體而言增長緩慢。
主營業務收入及銷售費用增幅回落,市場需求仍顯不足。1~11月機械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93萬億元,同比增長9.65%,低于1~10月(10.31%)0.66個百分點。1~11月機械工業銷售費用同比增長8.21%,低于1~10月(9.36%)1.15個百分點,低于上年同期(13.33%)5.12個百分點,說明市場銷售活動仍不活躍。
機械工業利潤繼續保持增長,但增幅繼續回落。1~11月機械工業實現利潤1.35萬億元,同比增長11.24%,比1~10月(13.25%)回落2.01個百分點,其中,非汽車行業同比增長7.94%,比1~10月(9.33%)回落1.39個百分點。其中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有:農機行業同比下降2.36%,工程機械行業同比下降14.74%,受房地產等基建項目投資影響,建筑工程用機械制造同比下降18.59%。1~11月汽車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6.58%,雖然位于各行業前列,但增幅回落較大,1~11月比1~10月(19.42%)回落2.8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已經回落了12.78個百分點。
庫存壓力上升。自年初以來,機械工業存貨中的產成品的增速處于較高水平,且呈現逐月走高的趨勢。1~11月機械工業存貨同比增長9.54%,高于上年同期(6.83%)2.71個百分點,存貨中的產成品同比增長17.54%,高于上年同期11.41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1~11機械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1~10月12.86%回落0.46個百分點。逐月看,年初投資增速較上年大幅回落,1~2月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9個百分點,之后累計增速逐月回升,6月份累計增速已比上年同期高1.65個百分點。自下半年開始又出現逐月回落趨勢。從當月投資看,11月當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4.26%,比10月8.47%的增速回升5.79個百分點。
D、趨 勢:
行業下行壓力不減 仍將保持中速增長
機械工業的發展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雖然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但產業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形勢的復雜性不可低估,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支撐經濟平穩增長的需求缺乏強勁拉動力,新增長點還難以彌補傳統增長點收縮帶來的影響。綜合判斷,機械工業2015年增長速度將繼續緩慢下行。
盡管到目前為止,機械工業產銷增長速度仍保持適度增長,而且明顯快于全國工業的平均水平,但機械工業運行中困難很多,繼續下行的壓力仍然很大。一是財務費用尤其是其中的利息支出同比增幅重拾升勢,二是應收賬款同比增幅仍處于高位,貨款回收困難,三是產成品庫存同比增幅逐月攀升,四是訂單同比增幅二季度后明顯回落,且逐月下行,五是機械產品價格指數持續低迷,可以看出機械產品需求仍較低迷,六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大幅下滑,投資需求不容樂觀。
從機械工業中的具體行業來看,在電工電器行業,預計2015年總需求難有大的增加,但國家大力推進的在役火電設備節能減排技術改造蘊含巨大機遇,同時新能源和核電裝備有望適度增長。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制造業得益于電網公司相關重點工程加速啟動,景氣度預計將好于2014年。同時,中韓、中澳自貿區談判的結束,以及國內包括發電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在內的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將對我國與相關國家機電產品領域的貿易有所促進,預計2015年電工產品的進出口總額將保持適度增長。
從汽車行業看,汽車行業是機械工業中權重最高的子行業,其主營收入在機械工業總量中占比高達32%,利潤總額占比更高達42%。近幾年汽車行業主營收入和利潤總額的增速一直快于機械工業平均增速。展望2015年,汽車行業將主要受益于市場消費不斷升級和細分市場、新能源汽車增勢以及汽車行業技術進步加快等影響,民生改善還將繼續帶來新購車需求,更多的是對現有存量汽車的周期性的更新,2015年汽車行業有望實現平穩增長、效益增長進一步改善。預計2015年汽車中乘用車增幅將比2014年回落,商用車增幅將在2014年持續下行的基礎上逐漸趨穩。
從石化通用機械看,油氣管線建設、石油化工及煤化工建設、以及海上油氣開發將繼續帶動相關裝備的需求增長。預計2015年石化通用機械行業增長會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從機械基礎件行業看,基礎件行業是關系到機械工業素質提升的基礎性行業,服務的領域十分廣闊,其中的高端產品成長空間很大。汽車、高鐵、軍工等主機企業轉型升級對高端零部件仍有較大需求,預計2015年仍可保持增長。
從宏觀經濟形勢來看,國家正在出臺一些穩增長的措施。去年11月19日,國務院再出多招應對融資難,11月22日又宣布久違的降息決定;與此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正在加大,鐵路、機場、水利、輸電工程等新項目正加快審批。截至2014年12月23日,2014年四季度國家發改委已累計批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9批、35個,總投資已逾1.4萬億元;如果加上二季度批復的項目,則已近1.6萬億元。這必將拉動2015年甚至今后幾年的有關裝備需求,有利于穩定機械工業明年的增速。
行業特點使機械工業有更多應變選擇。機械加工能力具有較大柔性,因此機械工業化解產能過剩的騰挪空間較大,推進結構調整的機會較多。近年來機械工業的發展速度高于工業平均水平與行業這一特點有關,這將有助于行業在下行壓力下化危為機。
機械工業內生活力較強。在主要工業部門中,機械行業的市場化改革起步比較早,進展比較深。這為機械工業通過自身主觀努力實現高于工業平均水平的增長提供了可能。
行業發展的穩定性正在增強。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機械裝備的社會保有量已經很大,更新維護的需求也隨之越來越大。機械工業的需求市場正在由增量主導向存量主導轉變,從而市場的穩定性也在逐漸增強。這也將有利于2015年機械工業的穩定運行。
大宗物資價格低有利于機械工業降本增效。美國已決定退出實施6年之久的“量化寬松”政策;西方與俄羅斯關系持續惡化,復雜的國際政治經濟因素導致石油、天然氣、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物資價格很可能繼續處于較低水平,這將有利于機械工業控制成本。
綜上分析,蔡惟慈認為,盡管目前機械工業增速下行的趨勢仍將持續一段時期,但底部已臨近,下行將逐漸趨緩,預計到2015年年中增速有望回落趨穩。2015年全年預計將可實現較2014年略低、但仍處于中速區間的增長。預計2015年機械工業產銷增長速度約為8%;利潤增長速度預計在10%左右;出口創匯增幅估計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