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煤炭市場持續低迷,受銷售持續下滑、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內蒙古作為我國煤炭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內蒙古煤炭經濟持續呈現下降趨勢,且后市發展并不樂觀。內蒙煤礦限產、停產范圍也在逐步放大,煤炭行業呈現萎靡不振局面。從內蒙古煤炭工業局獲得確切消息,內蒙古324家煤炭企業中,截至目前已有近半數以上煤炭企業出現了停產現象。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數據顯示,一季度內蒙古西部優質動力煤售價同比下降30%。全區煤炭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7.3%,利潤同比下降31.9%。目前,半數以上的煤礦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
以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為例,煤炭儲量豐富,煤質優良。但是自煤炭市場低迷不振,煤企經營越來越不易,如今的坑口煤價更是低于普通煤礦的成本價,煤企為減少低卡煤的供應,轉而向市場銷售價格較高的高卡煤,以收攏更多的資金。數據顯示,1-5月份,該市銷售煤炭19837萬噸,同比減少986萬噸,減幅4.7%。其中地方煤礦銷售煤炭14008萬噸,同比減少417萬噸,減幅2.9%;神華集團銷售煤炭5829萬噸,同比減少569萬噸,減幅8.9%。5月份,鄂爾多斯市銷售煤炭3810萬噸,同比減少671萬噸,減幅15%。 如今鄂爾多斯很多中小煤企生存空間慘遭屠戮已基本不再生產,有的只是降價銷售去年庫存煤,偶有臨時生產也是以銷定產。據統計,鄂爾多斯地區40家煤礦簽訂了《煤礦按照登記公布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的承諾書》,目前內蒙古鄂爾多斯的300余煤礦中,有200個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一部分是由于礦區技改而停產。如伊泰旗下12個大型煤礦中6個煤礦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單月伊泰4的產量也僅為50萬噸左右。伊東集團全線停產已有半年的時間,表示復工還得看市場表現。蒙泰集團旗下3個全資大型煤礦中,有1個煤礦處于減產狀態。滿世集團旗下4個大型煤礦中,有3個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烏蘭集團旗下10個煤礦中有9個煤礦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狀態。
目前行業困境迫使一部分經營效益差的煤礦退出市場,煤價已經跌破大部分煤企的生產成本線,連神華,伊泰等煤炭企業也不得不通過降薪、限產以及企業轉型等多種方式來維持企業經營。從2013年開始,政府就出臺許多政策,通過減免稅費、降低成本的方式支持煤企發展。但因為總體產能過剩,這些降低成本的政策,最后化為更大的降價空間。在煤炭市場秋風瑟瑟窘境下,破解供需矛盾,完善煤炭市場秩序,才是當前煤炭脫困的主要路徑。
摘自:匯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