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伊始,神華集團出臺了新的階段性促銷方案,較6月底公布的價格有所降低,這意味著大型煤企挺價失敗,迫于銷售壓力不得不開始促銷。回顧上半年,國內煤炭行業“怎一個弱字了得”,需求弱,產銷量下滑,價格下跌,企業虧損加劇,居高不下的只有庫存,脫困成了煤炭行業上半年的主旋律。但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降稅減負,還是地方層面煤礦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等,都沒能破解煤炭行業的疲軟困境。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快報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煤炭產量為17.25萬噸,同比減少13788萬噸,下降7.4%;煤炭銷量為16.22萬噸,同比減少14226萬噸,下降8.06%。盡管產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需求依然低迷,導致煤價下跌,庫存上升。6月末,煤炭企業庫存為9950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比年初的8657萬噸增加了1293萬噸,增長14.9%。
上半年的煤市雖然不及去年跌勢洶涌,但也充滿了深深的無力感。國家救市政策頻出,自建立煤炭行業脫困工作聯席機制以來,已召開31次聯席會議,陸續出臺30多項政策措施,地方政府也制定了減輕企業負擔、促進行業穩定運行的相關舉措,盡管如此,仍然沒能阻止煤價下跌的腳步。最新一期公布的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為418元/噸,較今年年初的520元/噸,跌幅高達19.62%。而且目前來看,煤價走低的預期正逐漸升溫。
受利空困擾,多數業內人士不看好下半年煤市。煤炭需求減少已經成為新常態。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秘書長董躍鷹分析稱,如果煤炭主產地和大型煤炭企業能夠切實減產到位,煤炭供求關系將會得到明顯改善,下半年全國煤炭市場形勢可能出現好轉趨勢。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