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的《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29日發布?!兑庖姟诽岢觯茉椿ヂ摼W建設近中期將分為兩個階段推進,先期開展試點示范,后續進行推廣應用,并明確了10大重點任務。
《意見》說,“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新形態,對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推動能源市場開放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明確了能源互聯網建設目標:2016-2018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建成一批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試點示范項目。2019-2025年,著力推進能源互聯網多元化、規模化發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聯網產業體系,形成較為完備的技術及標準體系并推動實現國際化。
《意見》明確了能源互聯網建設10大重點任務:
一是推動建設智能化能源生產消費基礎設施。鼓勵建設智能風電場、智能光伏電站等設施及基于互聯網的智慧運行云平臺,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化生產;鼓勵煤、油、氣開采加工及利用全鏈條智能化改造,實現化石能源綠色、清潔和高效生產;鼓勵建設以智能終端和能源靈活交易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和智能工廠。
二是加強多能協同綜合能源網絡建設。推動不同能源網絡接口設施的標準化、模塊化建設,支持各種能源生產、消費設施的“即插即用”與“雙向傳輸”,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及多元化負荷的接納能力。
三是推動能源與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深度融合。促進智能終端及接入設施的普及應用,促進水、氣、熱、電的遠程自動集采集抄,實現多表合一。
四是營造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體系,培育售電商、綜合能源運營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務供應商等新型市場主體。
五是發展儲能和電動汽車應用新模式。積極開展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業務,探索電動汽車利用互聯網平臺參與能源直接交易、電力需求響應等新模式;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在城市、景區、高速公路等區域因地制宜建設新能源充放電站等基礎設施,提供電動汽車充放電、換電等業務。
六是發展智慧用能新模式。建設面向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小區、智能工廠的能源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實時交易引導能源的生產消費行為,實現分布式能源生產、消費一體化。
七是培育綠色能源靈活交易市場模式。建設基于互聯網的綠色能源靈活交易平臺,支持風電、光伏、水電等綠色低碳能源與電力用戶之間實現直接交易;構建可再生能源實時補貼機制。
八是發展能源大數據服務應用。實施能源領域的國家大數據戰略,拓展能源大數據采集范圍。
九是推動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技術攻關。支持直流電網、先進儲能、能源轉換、需求側管理等關鍵技術、產品及設備的研發和應用。
十是建設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