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網】1月中下旬以來,安徽、新疆等地兩會陸續召開,透露出社會經濟發展的大量信息,其中一些與煤炭息息相關。
各地明確煤炭去產能目標
按照國務院提出的計劃,我國從2016年開始,用3年至5年時間,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據統計,2016年、2017年,我國累計退出煤炭產能超4.4億噸。從目前一些地區、部門公布的2018年去產能目標來看,各地累計已超過5000萬噸,煤炭去產能任務有望在今年完成。其中,2018年,央企將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265萬噸;山西將通過實施減量重組置換,退出煤炭過剩產能2300萬噸;山東將退出煤炭產能465萬噸;內蒙古將退出煤炭產能405萬噸;安徽將退出煤炭產能690萬噸。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實施去產能三年行動計劃,年內壓減鋼鐵產能1000萬噸以上、煤炭產能1062萬噸。
除了明確去產能目標任務外,河北、四川、江西、寧夏等地,也在推動煤炭產能置換指標公開交易。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淘汰落后產能“清零行動”長效機制,確保應退盡退。新疆提出,今年將綜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持續推進鋼鐵、煤炭、煤電、水泥等行業化解過剩和落后產能,防止死灰復燃。
全面深化國企改革
深化國企改革,加快僵尸企業退出,也是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要點。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重點做好深化國企國資改革工作。優化國資布局,實施“騰籠換鳥”;推進專業化重組,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有效參與混改;有效化解國企歷史包袱,完成“三供一業”移交,加快僵尸企業退出。
陜西省則提出,2018年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今年新疆將加大僵尸企業處置力度,更加嚴格執行相關法規標準,倒逼落后產能退出。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推進僵尸企業處置,破除無效供給。推動煤炭、冶金等傳統產業新一輪技術改造。
加快培育新動能
舊動能去了,地區要發展,就需要培育新動能。各地結合區域資源優勢,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培育新動能。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后5年,將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推進煤炭綠色低碳高效開發利用,打造煤層氣支柱產業。2018年,山西將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煤—電—鋁(鎂)—材、煤—焦—化(鋼)等一體化發展為方向,打造傳統優勢產業集群。
“我們計劃把關停的煤礦改造成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示范區,包括建設國家礦山公園及建設煤炭業信息化服務中心,吸引煤炭行業的高新技術項目落戶?!鄙轿魇∪舜蟠怼⑸轿鹘姑何魃矫弘娂瘓F董事長王玉寶表示。
今年陜西省將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狠抓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等重大項目。內蒙古提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煤電、煤化一體化比重達到90%以上。新疆將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推進煤、電、化等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經營,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推進油、煤、電一體化重大項目建設。安徽省提出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建成中安聯合煤化工等重大項目。
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各地在開采利用煤炭時,越來越注重生態環境保護。
河北省提出,2018年將重點開展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大力發展集中供熱,實施電代煤、氣代煤改造。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將推進農村煤改清潔能源,基本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工程。
“根據我國資源結構現狀,全面實施煤改氣存在很大困難。”陜西省政協委員、陜西億杰控股集團董事長陳高志表示,推廣煤炭高效清潔利用的新技術既符合國家要求,也符合陜西實際,應借此大力發展高效超細煤粉和潔凈型煤。
安徽省將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列入2018年重點工作。該省將加強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和綠色礦山創建,擴大生態補償機制覆蓋面,推進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環境信用聯合激勵和懲戒機制。
當前各地對采煤塌陷區治理已出臺許多政策?!暗@些政策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一些困難和阻力,如環境治理保證金提取難度大,采煤塌陷區土地復墾費負擔重,治理項目進場施工困難多等?!鄙綎|省政協委員、山東煤礦安監局局長王端武表示。對此,王端武建議盡快出臺采煤塌陷區綜合治理驗收移交管理辦法,優化環境治理保證金提取辦法,提高采煤塌陷區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