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經濟運行保持了基本平穩態勢,煤炭產運銷量大幅增加,行業利潤總額繼續增長,煤炭凈進口繼續增加,煤炭價格雖有波動,但煤炭市場總體平穩。目前,煤炭行業仍應加快推進改革發展,努力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推動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從今年前五個月煤炭經濟運行的總體情況分析,煤炭行業運行態勢好于預期,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敝袊禾抗I協會會長王顯政說。
從具體指標看,今年前5個月,全國原煤產量完成13.05億噸,同比增長20.06%。全國煤炭銷量完成12.68億噸,同比增長27.9%;全國鐵路煤炭發送量完成8.14億噸,同比增長17.9%(其中電煤發送量完成5.68億噸,同比增長31.4%);主要港口完成煤炭發運量2.22億噸,同比增長18.5%。
今年以來,國內動力煤市場價格隨供需變化出現頻繁、大幅波動。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由今年初的810元/噸左右下降到4月份的680至690元/噸,之后又逐漸上升到6月份的750至760元/噸。
王顯政認為,二季度我國煤炭市場價格波動上揚主要是因為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持續快速增長,也為煤炭需求的穩步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隨著氣溫升高,各地“迎峰度夏”壓力加大,對電廠的電煤庫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據統計,截止到5月末,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煤炭庫存4957萬噸,平均可用天數提高到16天。
在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穩的同時,煤炭行業利潤有所增加,煤炭企業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225億元,同比增長80.9%。
王顯政認為,煤炭企業盈利能力的增強,與煤炭資源整合和企業兼并重組工作進展順利有很大關系。通過打造大型現代化煤炭企業,提升行業集中度,有效地提升了煤炭行業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目前,煤炭行業兼并重組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其帶來的規模效應正逐漸顯現。
產業格局日趨優化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在過去幾年里,煤炭行業通過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有效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了煤炭產業格局的多元化?!蓖躏@政說,煤炭行業在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實踐中,實現了煤炭綠色開采,提升了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推動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隨著煤炭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煤炭上下游產業聯合發展機制逐步建立,煤炭、電力、鐵(公)路、港口、建材、冶金、煤化工以及煤炭物流等密切相關產業通過產業延伸、互相參股、企業兼并重組、戰略聯合等形式快速發展,傳統以煤炭生產為主的產業格局悄然變化。
例如,神華集團煤電化路港航一體化發展模式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活力;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依托煤炭主業領跑、煤化工轉型提速的思路,形成以煤炭開發為基礎,以煤化工延伸為主導,多元化推進的發展格局;山西大同煤礦集團塔山工業園正式建成投入運營,形成“兩礦十廠一條路”的循環經濟模式。等等。
王顯政表示,通過不斷完善和優化產業格局,在大型礦區或煤炭集中開采區域,推動以煤為主的產業園區建設和產業鏈構建,發展產業集群,實現集聚、集約發展,使物流、技術等資源集成,信息與基礎設施共享,將有利于推進煤炭行業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工作,有利于煤炭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全面推動可持續發展
有關專家建議,到2020年,全國煤煤炭生產集中度大幅提高,大中型煤礦產量比重進一步提高;礦區生態環境基本改善,主要生產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
王顯政表示,為完成這一目標,煤炭行業必須著眼于“十二五”及以后煤炭工業改革發展大局,積極應對煤炭工業面臨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加快推進煤炭行業改革發展,努力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要實現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笆濉币詠?,煤炭行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但主要是依靠產量的大幅增加和價格的上漲。煤炭行業應抓住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有利時機,創新發展模式、轉變發展思路,努力實現煤炭行業由產量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二是實現由單一煤炭生產向煤炭綜合利用、深加工方向轉變。煤炭行業應切實結合我國煤炭資源開發與消費布局特點,以資源開發生產為龍頭,積極推動煤電、煤焦化、煤建材等上下游產業一體化聯合發展;推進煤炭深加工轉化,鼓勵原煤全部入選(洗),發展水煤漿技術,支持煤制油、地下煤氣化等現代煤化工技術發展,促進煤炭產業升級。
三是實現由粗放的煤炭開采技術向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安全高效開采轉變。應推動煤礦由傳統的生產方式向大型化、現代化、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方向轉變,煤炭企業經營管理由經驗決策向信息化、系統化、科學化決策上轉變,推動煤炭產業由資源開采向深加工轉化和清潔高效利用方向轉變,逐步建立起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的新型能源產業。
四是煤礦安全生產實現由控制傷亡事故向職業安全轉變。煤炭行業應把行業發展建立在煤礦安全狀況不斷改善、全行業職業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實現安全生產與煤炭經濟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企業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等同步發展。
五是實現由資源環境制約向生態環境友好型轉變。煤炭行業必須堅持循環經濟發展理念,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加快科技創新和新技術研發,推進煤礦綠色開采,建立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與治理機制,以最小的資源和環境消耗、支撐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