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已敲定新疆為勘探開發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將拿出區內油田區塊不超過49%的股權引入地方資本。目前其旗下第三大油田——塔里木油田塔中區塊已與新疆能源集團及阿克蘇地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即將進入實施階段。
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總經理謝文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率先開放的塔里木油田,被經濟學家稱為中國西部的能源經濟動脈,是中石油旗下的第三大油田,2014年油氣產量當量達到2467萬噸,連續3年增量超百萬噸。
此前,自治區國土部門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說,國土資源部選擇在新疆開展油氣區塊競爭出讓試點,研究確定了新疆油氣資源勘查開采準入條件,制定了《新疆油氣勘查開發試點工作方案》,并派相關司局人員專程赴疆,與自治區政府進行銜接和溝通;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退出了部分油氣勘查區塊,組織開展專家論證,優選油氣地質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塊進行招標試點。
“塔中區塊的合作開發已經達成協議,馬上進入實施階段,有望達到每年50萬噸的油當量,初始投資在十幾億元,未來還將動態增加?!敝x文彥說,新疆能源集團、阿克蘇地區政府所占股份不到50%,中石油將與他們按照投入、產出、效益來分成。
與下游銷售板塊不同,上游石油勘探開發歷來為中石油等央企獨占。此前新疆油氣改革多停留在銷售、煉油等環節,“這些環節處在產業鏈末端,說明改革仍沒有推進到核心區。”我區一位能源類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表示。
中石油此番選定新疆進行勘探開發領域混改試點,簽訂深化油氣資源合資合作的框架協議,計劃拿出克拉瑪依油田、塔里木油田和吐哈油田三大油田的部分區塊,與地方國有資本及民營資本合作開發,中石油所占股份將不少于51%的底線,其控股地位不會改變。
“加快新疆油氣資源勘查開發改革,旨在推進資源開發更多惠及當地?!敝x文彥坦言,在推動地方資本在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合作方面,對國有、民營資本都持歡迎態度。但不容忽視的是,油氣行業有著比較高的技術、管理、資金等門檻,所以在合作上需要秉承更為謹慎的態度。
新疆試點中石油勘探開發改革的政策依據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實現長治久安的意見》中提出:
“支持率先在新疆進行油氣勘探開發體制改革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新疆油氣區塊競爭出讓,加快新疆油氣資源勘探開發?!?BR>
李克強總理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期間聽取新疆工作匯報時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些改革措施可以在新疆先行先試。一方面,支持自治區參股中石油、中石化的一些項目;另一方面,也可探索由自治區負責組織一些油氣區塊的勘探開發,簡化審批程序,鼓勵民營經濟參與。”
“進一步支持新疆油氣資源開發,動作要快,要更加合理地開發利用資源,惠及各族人民?!?BR>
“在資源勘探開發上,要提高新疆本地的參與程度?!?BR>
地方企業主導開發、駐疆央企在當地注冊公司開發、地方企業參股央企開發
新疆“油氣混合制”探索三種模式
2015年元旦,中國石油新疆銷售公司開始以新的身份——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為新疆加油。這是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新疆各族人民的重大舉措。
2015年1月1日,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自治區人民政府協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批準地區分公司中國石油新疆銷售公司正式改制為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注冊成立,原公司業務、資產、人員整體納入中石油新疆銷售有限公司。目前,新公司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
目前,新疆已探索出三種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發油氣資源的合作模式,即:地方企業主導開發、駐疆央企在當地注冊公司開發及地方企業參股央企開發。
在地方企業主導開發模式方面,目前,由新疆能源集團主導,與中石油就塔中西部油氣勘探開發項目(中古油田項目)進行合作,預計產能為油氣當量50萬噸/年。
在駐疆央企在當地注冊公司模式方面,新疆與中石油在中石油新疆銷售公司實施整體合資上已達成共識,決定先將新疆銷售公司整體改制為全資子公司,并在屬地注冊。評估后,組建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石油占股51%,新疆24%,兵團15%,相關地州10%。另外,新疆還在推進中航油新疆分公司屬地化管理,擬重組中航油新疆公司。
地方企業參股央企開發模式也取得進展。原克石化300萬噸/年稠油改造項目改為900萬噸/年煉油項目,實現整體改制,目前股權比例正在協商中。同時推動地方企業積極參與中石化新疆天然氣管道公司籌建。新投集團已與中石化、浙江能源集團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中石化已先期在烏魯木齊市成立了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有限責任公司。
在自治區經信委主任胡開江看來,由于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所有制結構相對單一,除吸納當地新增勞動力有限外,在疆油氣企業大多數以分公司形式存在,導致企業對地方稅收的貢獻與經濟總量不相適應。還有個別油田稅收、工業增加值及產量統計均不在新疆,部分低效、低產油田資源閑置。
自治區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新疆油氣資源開發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代表的央企主導,對地方財政貢獻有限。2012年,駐疆16家中央石油企業銷售收入5806億元,利稅總額1026億元,但對新疆地方財政的貢獻僅為77億元,占全區2012年全口徑財政收入的4%。
據測算,到“十二五”末,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規劃的油氣當量目標為6000萬噸,按目前國際原油90美元/桶計算,預計為新疆帶來2300億元的工業增加值,但上繳地方稅費僅97億元,約占全區“十二五”末全口徑財政收入的3.4%。但新疆若發展混合所有制,自主開發油氣資源,按建設初期500萬噸油氣當量計算,可直接為新疆帶來53億元的稅收。隨著自主開發建設能力的不斷增強,若達到1200萬噸,可帶來460億元工業增加值,拉動新疆石油石化產業鏈近千億元,上繳地方各級政府稅費400億元以上,其中地方稅收127億元。
“新疆需要從資源開發中獲得更多權益,真正落實讓資源開發惠及當地群眾?!弊灾螀^發改委經濟研究院能源與交通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裘品姬說。